針車阿嬤親手所製茄芷袋.jpg

茄芷袋,你知道嗎?這個熟悉的台灣菜市場購物袋~

最近因雙十國慶視覺話題,讓茄芷袋這個關鍵字紅了起來。我也是看新聞才重新複習原來這個紅藍綠古早味提袋叫「茄芷袋」。現在還有許多改良設計,更有文青風,也能成為台灣伴手禮。

你知道為什麼叫「茄芷」袋嗎?這兩個字真的好陌生,得上網查詢它的背景。知道這個菜市場袋子,但不知道它有這個難記的名字。哈)))

賴清德造訪茄芷工坊.jpg

上圖:引用自茄芷工坊

茄芷袋的製作:將三角藺草(燈心草)曬乾、碾平,經由手工編織成袋,是早期農業社會最被普遍利用的置物袋,稱之為「茄芷袋」。塑膠工業興起之後,紅、藍、綠條紋網袋取代了傳統草編袋,名稱仍然沿用茄芷袋。

維基:台客袋,原名加志(音似ㄍㄚ ㄐㄧ),名稱源於日語「かぎ編み (gagiami)」,意指其編織的手法。又稱加薦仔、茭薦仔、茄芷袋、復古袋,是台灣的一種有傳統風味的手提包,上邊比下邊略闊,可作書包、文件包或手挽包使用。台客袋相傳起源於臺南市後壁區菁寮里。

雙十國慶主視覺茄芷袋.jpg

鄭司維經入圍2010年葛萊美獎「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」的知名設計師,過去多是從事商業設計,這次接下國家重要慶典的主視覺設計工作。雙十國慶主視覺曝光,2017國慶主視覺藝術總監鄭司維指出,主視覺創意來自於台灣在地的「茄芷袋」,這種交織、編織的概念,也有大家為了明天一起努力、一起更好的含意。

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表示,這次文化總會協助國慶籌委會主視覺設計,希望為國家慶典注入設計美學,邀請鄭司維操刀,讓「編織」的設計概念,象徵「團結交織,台灣可以更好」。李厚慶表示,希望透過視覺呈現台灣人民不分族群的緊密團結感,同時也向「茄芷袋」致敬,散發在地的台灣味,期盼讓國家慶典結合設計美學,融合傳統與創新,呈現在台灣的慶典文化中。

雙十國慶主視覺茄芷袋2017一起更好.jpg

2017年台灣國慶設計發想來自茄芷袋的色彩排列組合,以前叫Large包,現在翻成茄芷,因為是塑膠網編織,可以水洗跟重複使用,成為傳統市場專用袋,在五金行或是生活雜貨店買得到,是不少家庭的買菜必備袋。在前幾年,復古風大流行,轉演變成文青的時尚配件。

古早記憶變身時尚阿嬤茄芷包.jpg

在網路上也能買到茄芷袋,還有分許多大小,從2號到10號,2號手提式市場袋大小24公分x27公分, 10號 手提式市場袋大小68公分x48公分。

幾號袋能放下A4尺寸吋?3號茄芷袋27公分X37公分。註:A4多大?A4=長29.7公分X寬21公分。

圖片引用自茄芷工坊與新聞:古早記憶變身時尚 阿嬤茄芷包躍上國慶舞台國慶主視覺設計曝光 台味編織象徵團結

中文線上預訂國內國外票券,包車,一日遊行程可參考比價:Klook 客路旅行KKDAY酷遊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約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