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症狀有哪些?
不論是自主健康管理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的民眾,隨著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/COVID-19)全球疫情大爆發,大家盡量不出門,都會很擔心自己是否有一點病症,身邊有人咳嗽都會蠻緊張的。
對於新興病毒可怕之處,除了看不見它,再來是身體強壯常運動的人也會被感染,不管你是體育健將、政治名人,還是好萊塢巨星,甚至醫師、防疾人員,不論你的職業是什麼,都有可能因為接觸或曝露在人群中而感染。雖然新聞偏向報憂不報喜,有很多人感染,但有更多人是健康的,不要過度悲觀或擔憂。
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有什麼病狀?
做點小筆記讓自己心安,整理媒體分享的武漢肺炎案例,對病狀多一點了解,心理會踏實安心一些。
註:武漢肺炎的英文有COVID-19(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名稱)、2019-nCoV、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、Chinese pneumonia。中國大陸官方命名為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新冠肺炎)」英文名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NCP,國外新聞媒體常使用coronavirus。
台灣目前累積5例武漢肺炎患者,出現喪失味覺嗅覺的病徵,指揮中心說可能會是指標,將會列入篩檢。
案75大學生因為喪失嗅覺而就醫,案171從荷蘭工作返台,除了發燒、全身痠痛、鼻塞外,也失去了嗅覺和味覺。案187失去嗅覺,案206,207也都有味覺、嗅覺喪失的情形。
4月2日新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案335男性,跟案291為喝過咖啡,出現腹瀉病狀而就醫後確診。案336的女性保全,出現咳嗽喉嚨痛、發燒。
上圖,案335出現的病徵除了剛開始的腹瀉,還有發燒、全身倦怠、肺炎。截圖自TVBS新聞。
3月30日TVBS新聞:台第3死!領隊確診11天逝
台灣出現第三例因新冠肺炎確診死亡個案,案108例是40多中壯年的奧捷旅遊團領隊,不是高危險族群,卻在3月19日確診後短短11天過世,醫師研判可能是免疫系統失靈,持續攻擊肺部才會造成死亡。
3月25日新聞:美國CDC武漢肺炎症狀指示,感染2至14天中出現發燒、咳嗽、呼吸困難為大宗。另有英國研究分享部分案例是嗅覺、味覺喪失,有的人有紅眼症狀,但尚不具代表性。
最近收到朋友轉傳來的「這是每天 #COVID-19感染的情況」,一看就覺得不可能一定是這樣,就像感冒,每個人情況不同。
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一開始的症狀跟流感類似,例如發燒、發熱、咳嗽、有痰、喉嚨不適,嚴重一點會出現呼吸困難、肺炎等症狀。 如出現這些症狀的14天前,曾出國旅遊或是跟有這些症狀的人接觸過,都建議戴口罩就醫診斷,並告知醫生相關旅遊史和接觸史,協助醫生判斷。
3月20日:【部分錯誤】網傳「這是每天 #COVID-19感染的情況,請大家注意...」
網傳「這是每天 #COVID-19感染的情況,請大家注意...」經查:
1.專家指出,武漢肺炎的症狀是「呼吸道症狀」,但「呼吸道症狀」症狀有很多,每個患者的症狀、症狀出現的時間都不同。
2.專家推測,傳言宣稱每天發病的情況是某個個案,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會依照傳言所宣稱,每天有固定發病的症狀。
因此,此傳言為部分錯誤的訊息。
從武漢肺炎疫情開始至今,最基本的防疫的作為是:量體溫。機場或百貨會量額溫、紅外線熱像儀測量體溫。
2月16日衛福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快示,搭機入境台灣者,有發燒呼吸道症狀,都要進行武漢肺炎採檢。
上圖:泰國入境宣導,患有發燒且出現呼吸道症狀(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涕、呼吸困難),可能感染武漢肺炎,請立即就醫並告知旅遊史。
3月15日衛福部公告:台灣第54確診為北部30多歲男性,2月28日至3月1日曾至泰國旅遊,返國後又於3月5日至8日與1名友人至日本北海道,返國後於11日出現流鼻水症狀,12日因全身倦怠及頭痛等症狀就醫並採檢通報。
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每天記錄體溫和身體狀況,發燒仍是最常見的可能病徵。
2月9日台灣第18例武漢肺炎確診個案,為國內首例無症狀感染者。
如果你曾搭機出國,接觸大量群,還沒有出現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涕、喉嚨疼等病徵的人,雖然沒有強制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檢測,仍有可能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高風險。在還沒有出病狀時,可能檢測不出病毒陽性。自我觀察身體變化、降低病毒傳播給他人,自我隔離成了很重要的作為。
3月21日台灣衛福部公布武漢肺炎病例,23日是國內累計195人確診,29人解除隔離。
衛福部官網: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
媒體整理153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中,以39歲以下的青壯年佔半數以上。
1月24日新聞:發燒咳嗽非唯一首發症狀!腹瀉、頭痛也恐是武漢肺炎
武漢一位1歲1個月的男孩,初期只出現嘔吐、拉肚子等消化道症狀,結果最後確診為武漢肺炎,讓他直呼「武漢肺炎是個最偉大的偽裝者」。
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提醒醫護人員及大眾,「發熱咳嗽已經不是新型肺炎的唯一首發症狀」。至今已發現多個「不典型」病例,就診時沒有發燒、咳嗽,僅以嘔吐、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,其他還有以神經系統、心血管系統、眼科為首要發病的徵兆。更要高度警惕這些隱形傳染源。
2月18日:武漢肺炎症狀-醫師:除了發燒、頭痛、拉肚子...這4大前兆也千萬要注意!
多數人的症狀以發燒和乾咳為主,有些人還會喘不過氣。少數患者則表現肌肉痠痛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拉肚子。住進醫院後有三分之一的人進展到急性呼吸窘迫,本身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會病情惡化。
分享近期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發病時出現哪些症狀:案148例是咳嗽、流鼻水。
案156發燒、寢165出現流鼻水病徵、案166喉嚨不適,案167發燒。
案124是頭痛後就醫才武漢肺炎確診~
英國女子分享個人武漢肺炎確診後,感覺呼呼像是有玻璃卡住般的刺痛。
2月28日WHO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「世衛及中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組考察報告」WHO-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,這份40頁的英文報告彙整自2月16日至24日考察結果。
報告有多項發現,其中認為,病毒特性屬於新發現病原體(pathogen),人類尚無已知的免疫力。這項病毒在人類冠狀病毒中獨一無二,具有高傳播性,且對某些高風險人群具有致命威脅,將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濟破壞。報告認為,經對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比對後顯示,與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關係最近,同源性為96%,蝙蝠似乎是這項病毒的宿主,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。由於不確定來源關聯,因此已發生疫情的地區必須考慮病毒復發的風險。
武漢肺炎患者會有什麼症狀?截至2月20日共5萬5924例實驗室確診病例中,發現患者10項典型症狀,包括:
87.9%症狀:發燒
67.7%症狀:乾咳
38.1%症狀:倦怠
33.4%症狀:有痰
18.6%症狀:呼吸急促
14.8%症狀:肌肉或關節痛
13.9%症狀:喉嚨痛
13.6%症狀:頭痛
11.4%症狀:發冷
5%症狀:噁心或嘔吐
註:本文截取TVBS等新聞媒體內容,如有錯誤,請依官方公告為準。
武漢肺炎、流感、一般感冒、肺炎都是呼吸道感染,有什麼可能的差異?
新型冠狀病的感染以下呼吸道為主,下呼吸道(咳嗽、喘)的症狀會比較多,相對來說上呼吸道的症狀(鼻塞流鼻水,喉嚨痛)較少。僅供參考。
2月5日:蘇一峰/一張圖教你5分鐘辨認是武漢肺炎還是其他呼吸道感染
曾贏得超級名模生死鬥冠軍的男模Nyle DiMarco(現年30歲的)疑染新冠肺炎
在社群網站上自拍影片透露自己已連續發燒48小時,有時會發冷、喉嚨痛、輕微咳嗽、失去味覺、嗅覺等症狀,認為自己可能得到了COVID-19新冠肺,但他選擇自我隔離不去看檢測,和醫生溝通並採取自我隔離,持續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,不去檢測的原因是,目前美國的新冠肺炎試劑短缺,他認為有很多比他更嚴重的患者更需要它。
引用來源:《ANTM超級名模生死鬥》聾啞冠軍疑染新冠肺炎 拒絕檢測
3月12日:美武漢肺炎痊癒者:輕症不用慌張 在家休息喝水
37歲的美國女性施奈德(Elizabeth Schneider)感染武漢肺炎痊癒後向憂心疫情的人分享心得:「不用慌張,想想那些高危險群;如果感到不適的話,就待在家不要出門。如果你的症狀沒有生命危險,就待在家吃成藥、多喝水、多休息,還有追劇。」
施奈德擁有生物工程博士學位,她感染武漢肺炎的症狀比較輕微,因此選擇在家自我治療。美國衛生當局本週引用中國的資料表示,80%的武漢肺炎患者症狀輕微,其他比較嚴重而須要住院的病例,主要是60歲以上或患有糖尿病、心臟病和肺病的人。
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武漢肺炎(新冠病毒)在不同介面、人體外的物氣上能存活多久?
武漢肺炎知識+:新冠病毒存活時間,飛沫病毒在衣服,塑膠,不鏽鋼,蔬菜水果哪個危險?擔心不如勤洗手常清潔~
再次提醒大家應養成量體溫、肥皂勤洗手、減少觸摸眼鼻口、盡量少至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習慣;若有發燒、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的民眾,請在家休息,不要到公共場所,若有必要外出時,請務必戴口罩,以肥皂勤洗手,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,避免接觸野生動物。
如從國外入境有發燒、咳嗽等不適症狀,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;返國14天內如出現上述疑似症狀,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,並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、職業別、接觸史及是否群聚(TOCC),以及時診斷通報。
中文線上預訂國內國外票券,包車,一日遊行程:KLOOK客路旅行、KKDAY酷遊
小約翰的泰國自由行:部落格文章分類、曼谷旅遊懶人包、清邁自由行攻略
留言列表